《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获奖作者刘毛宁专访

2022-1-30 20:36cgsd 101 0

一个童年的意外终结




​​




今天的获奖专访给大家带来的是——来自首届东布洲国际动画周暨第八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论坛大奖获奖作品——刘毛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论坛大奖是最代表独立动画论坛精神的大奖,用于鼓励独特的个人风格、成熟的动画语言和深刻有趣的思想。《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的获奖理由是,“它题目新颖、背景色调视觉感强烈,以自传体为形式,孩童的想象为载体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处理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个人的成长故事,折射了中国社会现实;这种以孩童为视角的动画纪录片,颇具情感力量,精湛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影片艺术设计当中,突破观众最初的期待,展现主人公的个人精神和顽强不拔的韧劲。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引起观众共鸣的成熟动画片。”








- 获奖作品简介 -





在我的童年时代,我时常因为无所事事把一块吸铁石绑在裤子的后面,整天拉着它出门。吸铁石能吸到公路上的铁钉、螺丝和啤酒盖,这让我很开心。那个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和我一样无所事事。后来伴随着他的意外去世,我的童年也就结束在了那里。






- 获奖人简介 -





刘毛宁


201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动画导演,自由插画师,独立漫画作者。动画代表作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和《白日星辰》。出版图书《小王子》绘本版,《没有尾巴的猫派勒1-3册》。动画作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入围2019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2020年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2020年萨格勒布动画节等多个国际动画节。






点击观看


论坛大奖获奖作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正片






- 获奖人专访 -




CIAFF:作品的灵感来自哪里呢?




刘毛宁:作品的灵感主要都还是来自于童年的经历。包括吸铁石啊,那个死去的朋友啊,还有那个农村的那种环境、卖钱,还有到处很绿的树,这些大概都是来自童年的记忆。灵感大概都是从童年过往来的。


 


CIAFF:为什么起意要做这个作品?




刘毛宁:首先是因为它是我的毕业创作,我们动画专业要做一个作品用来毕业(笑)。然后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原因。我是一个对生活的细节非常感兴趣的人,(过往的)一些记忆其实都印象很深刻。我就很想把这些东西用在作品里边。以前其实没有找到很合适的方式,去串联这些故事,去把这些元素连接起来。到了毕设的时候,正好就想用这个作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自己比较擅长的,包括自己脑子里的东西都融在里边,就产生了这个作品。


 





CIAFF:内容都来自真人真事吗?




刘毛宁:内容其实大部分是真实的,大概有百分之80%是真实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为了剧作的结构,为了故事流畅性,包括剧本的剧作感,加以虚构。这就包括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关于那个死去的朋友的事情,其实是由我的两个朋友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我有一个朋友,他家里真的就是收废品的。另外一个是我们村里边儿的一个,其实不是很熟的朋友,但是也认识。他确实是在那个河沟里边儿死了,他死的时候,我就在场,我对那一幕印象很深刻。为了表现这个童年失去的感觉,我把他们两个的故事糅合在一起,放在片中。这其实还是以真实为基础吧,加了剧作上的一些东西,包括比较动画的夸张的东西在里边。







CIAFF:创作的顺序是?先有的故事,还是先有的画面?




刘毛宁:其实是先有故事,然后再有的画面。大的方向上,一开始先码的文字,等文字出来之后,才做了些简单的配图。之后就进行一些主要画面的细化,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再回过头来去修改文字。其实到后期就是两个交错的过程了,就是一边赶文字,一边调整画面。但因为我的故事为了营造气氛,其实镜头都是偏静止的,这样原画量会很少。







CIAFF:动画短片的制作中往往伴随着技法上不断试验到成熟的过程。在《吸铁石》的制作过程里,你做过哪些尝试?




刘毛宁:制作上的技法其实都很普通,并没有特别大的突破。我自己一直想要做到的就是情绪的传达,它作用在结构上、素材的运用上和事件的逻辑上等等。我做了很多尝试和构想,可以就这方面聊聊。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一个好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这个讲述方式需要和片子的气质相一致。我一直想要抓住的其实是一种情绪,画面的表达和设计其实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


一开始写东西的时候都凭直觉,是无意识的,但当你写完之后,再用所学去理这个故事,就需要取舍。最开始我就想把一系列琐碎的小事件串联起来,做一个生活流的拼接,最后收尾再做个照应,事件的拼接需要内在的联系,我想到的就是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情绪里。


我一直是围绕这样的情绪核心进行片子的删减和修改,这个核心是“对于童年质感的怀念”的情绪。从一开始,影片中的“我”还没有遇到“小明”的时候,一直拉着吸铁石在自己转悠。你只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年场景。在“小明”去世之后,“我”一个人去了伏象山,又拉着吸铁石从南街走到北街,重复了这样一个在路上走的场景。虽然前后两次的状态是一样,但你能明显感觉到,由于经历了好朋友的去世,“我”变得更加孤独。这就是文学剧本当中重复的魅力。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观众会感觉到这是一个有一点点忧伤情绪的小男孩,但是到后来观众就能知道,吸铁石已经完全不能填补“我”内心的空白了。虽然两个画面是一样的,但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情绪转换。







当然,情绪最为浓烈的地方是在最后宇宙飞船飞走的那一刻,这个很容易理解,它是对于童年离去的一个隐喻。但其实在片子的前半部分我没有做太多的情绪释放,我没有想着去解释什么东西。随着片子的不断推进,所有的情绪也都在经历一个叠加的过程。“我”的吸铁石放在宇宙飞船上飞走的那个时刻,就是所有情绪被释放出来的时刻。我们的心情伴随着飞船离开了,这是一种释怀,也就是说虽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我们看完之后仍会感到一丝治愈。如果观众心中那种无法消解的情绪在看完我这部片子后能够得以释怀,那就已经足够了。


还有个是对"雪"的处理,雪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外化,我看有人评论说“夏天下雪不合理”,但这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在作品当中这种时空的交错其实是一种对情绪的利用。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时空往往是错乱的,当然你在作品中也不能过于错乱,否则就显得没有规则了。在当时那个情绪非常浓烈的时刻,我就是想这么用的,一下子下了大雪,其实就是情绪的外化。







CIAFF:创作中有卡住的时候吗?经历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刘毛宁:其实蛮经常卡住的。因为动画的创作过程比较长。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做完,当时大概有做了一半左右。毕业之后又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前后应该就有两年左右的时间。


要说困难的话,其实外界也没什么困难,大部分困难都是来源于自己。还想不想把它做下去啊?觉得好难呀,觉得哎呀,怎么还做不完?做完到底能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就是经常会拷问自己,做着做着不想做,躺在那里想,睡觉也很辛苦。它要是个作品,做不完,就不完整,也就谈不上什么作品。而且在做的过程当中呢,也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不可能像现在有人说你的作品真好呀,你的故事挺不错的,不会有这样的反馈。没有任何预兆,你也无法预判这个东西到底成不成。


要自己坚持做下来,这是很困难的,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相信这个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东西,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然后做就行了。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什么方法,把它做完就行了,成不成再说。


这里我可以提供一段创作时写的日记,那是17年做完联合创作后,进入毕设的准备阶段,从六月份到年底我都在做故事的前期设定,那个时候进展很不顺利,过程很痛苦和纠结,卡在瓶颈很长时间。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家是福建的,那时候她准备回家休整一段时间,我问她能不能跟她一块回去,她家那有海,我没见过海,想去看看,待一段时间,也是为了打破自己的瓶颈状态。最后我真的就跟着她回家了,在她家小区一栋楼租了个房子,白天在她家吃饭,晚上回租的地方睡,平时也在住的地方创作。


重看这个日记,想来内心的痛苦和纠结也是驱使我完成作品的巨大动力。









2017年10月17日


此时,我已在南方暂时租下的房子里待了有快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屋内,没有走很远的地方。有几次朋友的父母带着我们去了海边看日出,我生在北方,看海是很早的愿望了,没想到在做毕设的这段时间实现了。


反反复复的自我否定,现在很难说正在做的这个动画还是不是最想要的。待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起来,起初多是浑身不自在,现在多是浑身疲倦不堪,情绪没有波澜。最后情绪也变的模糊了,发困打开手机,都很模糊,眼睛也模糊了。


吃晚饭,吃午饭,就是一个时间节点到另一个时间节点。


朋友父母做的饭,甚是好吃,今天吃的什么呢,白粥,木耳菜,青菜,拌米饭。


今天和昨天没什么区别,昨天直接躺在地上就睡了,今天就睡床上吧,但是睡床上了又和前天差不多,睡地上就显得独特了一点。


南方的天气真是温和,看其他人的照片,此时的北京已经都穿上了厚衣服,羽绒服,冷空气我想也能使人精神点。说到这,倒真是有点想北京了。这里气温一天内也没什么变化,周围的环境也没什么变化,自己变的无感了。


没有感觉就想等一个外边的事发生,比如后天就回北京;比如该去吃饭了,但此刻,吃饭是不可能的,晚饭已经吃过了,回北京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打算好过完年再回。那我想让现在的我摆脱一下无感的状态,该怎么办呢?朋友推门而入,我就该变得长吁短叹地给她抱怨开,故事不精彩,做出下去,怀疑自己,没救了,或者一无是处。


那别的办法呢?我就此逃避吧,逃走,跑走,我在这想了多少次,我说让台风来把我吹跑吧,我真这样想,沿海地区的台风真的很大。


只能还是坐在这里,没过一会就拿起手机翻一翻,没有目的。











CIAFF:在制作过程中有过需要返工的片段吗?是什么驱使你去做这些修改呢?




刘毛宁:片子中真正需要返工画的很少,大部分都在我的把控之中,也基于这个动画的表达方式,它旁白叙事的功能比较重,所以画面的衔接可以不用那么严谨,当然我的每个画面也是深思熟虑的。这里说的意思是我的故事对画面的依赖比较弱,所以真遇到改的情况我会先考虑改旁白,另外也是因为人手太少,工作量比较大,画好的画面就尽量都保住。


我最遗憾的是洞洞奖扣出小鱼的那段,那里原先还安排了一个特写,塑料小鱼透过阳光会一闪一闪,最后确实没时间画了,但好在基本上也不影响。


驱使我去修改的动力就是想要做的更完美,说到底就是想要做一个好作品。







CIAFF:整个作品也确实是很优秀,或者说是打动人心。我看了一些你的其他作品,包括绘本和插画作品,个人风格都很突出,请问你是怎样确定这种作品风格的呢?




刘毛宁:谢谢你的夸奖。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是很有风格的作者。在大学的时候,我最苦恼的就是别人很有风格,我自己没什么风格。我不知道自己喜欢画什么样子的。这是真的,我觉得自己画的东西也很普通。包括我那个吸铁石的风格,可能比较偏油画,但毕竟大家都是学传统美术出身的,就是油画水粉素描速写这些,其实大家都学的。所以说真的,大学的时候真不觉得自己很有风格。


唯独我觉得如果说能谈得上风格的话,那就是我自己是很喜欢抠细节的一个人,无论我画什么,我都特别喜欢抠细节。我喜欢画的特别细致,然后里边有很多小细节,有很多有趣的小点儿。比如这个片子的背景其实很复杂。尽管有时候你眼睛都看不过来那些细节的东西,但我觉得它能够烘托整个气氛,能够带来很强的质感,我就愿意一点儿一点儿把它抠出来。包括画插画的时候也是。我就是不细不来。我不太喜欢纯色块的那种东西,我觉得那个我也画不好,也很难画。我就是喜欢很复杂的东西,充满细节的东西,我觉得这可能是贯穿我所有作品的一个风格吧。


 





CIAFF:你是怎样最终确定作品的油画质感的画风呢?有什么给你带来启发的作品吗?




刘毛宁:给我启发的作品很多,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其中《我和我的莫顿自行车》的作者Torill
Kove
对我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她的一系列作品都很棒。国内的对我影响最大的片子是王水泊老师的动画纪录片《天安门上太阳升》,那是我大二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这种自传体式的个人讲述方式,从个人到时代背景再回到家庭,给了我很大启发。


非常有幸的是在咱们论坛上见到了水泊老师,可以算是实现了我人生的一个愿望,因为真的对我影响很大,没想到能见到本人。


关于美术风格,我其实也经历了好几次风格的转变,我自己绘画的习惯就是很喜欢画一些细节。我第一个绘画风格是勾线平涂,但我觉得这个没有很好地表达出乡下那种粗糙的质感。当我想起童年的时候,首先跳到我脑子里的两个主要色调就是黄色和绿色,这两个色系算是我自己的色彩美学的体系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其次,整体颜色的饱和度很高,这很符合我对于童年的那种想象,当然我现实的童年肯定不是那个样子,它没有那么好看。片子中的是经过加工提炼的,那种充满生命力的高饱和度的颜色就是我想象中童年的样子。这些风格特点和梵高的作品莫名地相似,我是学画画出身的,本身也非常喜欢梵高。我所画的一切都是基于我老家农村那些真实存在的东西,麦田是真实的、绿色的树是真实的,我没有办法去凭空想象。而且我相信荷兰农村也会有那样的场景,这里面包含着一种纯粹的表达,在我看来纯粹的东西应该都是相通的。就算没有专业地学过绘画,你看到梵高的向日葵的时候也会被它热烈的颜色和张力吸引和震撼,这也是我想在我的绘画里表达出来的东西。


 





CIAFF:目前的作品达到你的预期了吗?




刘毛宁:目前片子所呈现出来的感觉跟我内心的设想是很贴近的,我想表达的那些情绪最后都得以实现了,包括最后那个“宇宙飞船”,那是一个三维的设计,是我找朋友做的,我觉得是那个阶段能得到的最好的效果了。


但总体而言,其实远远超越我的预期,它获得了蛮多的肯定。也入围了一些我之前连想都没敢想的奖项。包括去昂西,包括在韩国拿的那个奖,也包括在独立动画论坛。我记得我大三的时候也投过一次独立动画论坛,当时就没有入围。那个是我大三的作品。没有想到这次能在独立动画论坛上拿了那个最大的奖,这个是很超乎我的预期的,很意外,也很开心。这是很大的认可。







CIAFF:谈一谈在创作过程中,对你最有帮助的人或者事情。




刘毛宁:对我帮助最大的人呢,我觉得就是我的两个指导老师吧。因为在我创作这个题材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题材,不过后来做得不太喜欢,放弃了。但那个题材其实已经做了很多了。因为毕业要一步步地开题,答辩什么的,之前都是拿着那个题目答辩的。但我一直很纠结,那个要不要继续做。我就把这个题材拿给我指导老师,让他给看看觉得怎么样。他看完之后说,就做这个吧。这给了我很大信心。其他什么都不管,学校的事儿都是他帮我解决的,我就安心地把这个题材给做完了。我的两个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都特别大,一个是艾老师,另一个是段老师。




CIAFF: 你目前在做什么?未来有什么打算?




刘毛宁:现在就是画一些绘本和创作一些漫画之类的,主要还是自由职业状态。我也很想做动画电影,能做自己的长篇,这可是在自己的计划之内的。然后也很想去挑战一些更复杂的故事。


 


CIAFF:好的,谢谢你的分享,我们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啦~




作者联系方式:


微博@刘毛宁


邮箱:460160977@qq.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九艺游戏动画论坛 ( 津ICP备2022000452号-1 )

GMT+8, 2024-4-23 20:20 , Processed in 0.0942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Discuz Team.